中國紅星宣紙掃一掃 關注我們
一向給人神秘感覺的檔案館昨天開起了“公開課”。在該館與第二十五中學展開的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活動中,300余名學生來到檔案修復中心參觀學習。修補一頁檔案紙就需要20多道工序,讓學生們大開眼界。
新報訊
像修復瓷器等文物一樣,修復“天津歷史”,靠的也是手藝。雖然輕度破損的檔案可以用檔案專用機器修復,但有些破損嚴重的檔案,必須要人工修復。
“這是一張老地契,有七八十年歷史了。紙質(zhì)纖維鏈完全斷裂了?!?修復師將一頁發(fā)黃的檔案攤開展平,把鑷子、噴壺、水盆、排筆、鬃刷等在面前一字排開。這頁檔案已碎成六七塊,滿是蟲眼。只見修復師先在操作臺上鋪了一層增加紙張拉力的薄膜,把七零八碎的檔案在上面拼出大致形狀,然后手拿毛巾、噴壺朝上面噴水,“檔案不怕水???墨水遇到水不就散開了嗎?”大家驚呼起來。
“這是利用水的浮力,使紙張可以來回移動。”據(jù)修復師介紹,待紙張逐漸伸展開來,然后舉著放大鏡,一個字一個字地拼,一條線一條線地對,再覆上另一塊塑料薄膜壓平,用鬃刷刷勻,排干多余水分、趕走氣泡,把檔案翻個。因為檔案從背面修復,用這招“塑料薄膜托護轉(zhuǎn)移法”,將紙頁移到后一張薄膜上。附在上層的薄膜揭下來了,再用鑷子小心翼翼地修補檔案上的蟲洞。“缺損的文字不會再添補了,檔案資料像文物一樣,也是本著‘修舊如舊’的原則?!?/p>
隨后,用排筆蘸著黏合劑小心地刷在紙頁上,相當于給檔案加了一層保護殼。之后再取出一張顏色相近的宣紙,鋪上、壓平。最后是“上墻”,工作人員稱,等檔案干了,才能下墻、切邊、裝訂。手工修復一頁檔案,有20多道工序。“如果不修復它,在歷史書上就讀不到這頁歷史了?!笔袡n案館首開的這堂“修補歷史課”,讓學生們學到了不少最新鮮的歷史知識。
修復檔案是一門技術活兒,檔案文字的紙質(zhì)、印刷方式、顏色、受損程度不同,修復師就要憑經(jīng)驗用不同的招數(shù)應對?!斑@叫濕托法,適用于字跡沾水不易擴散的檔案。字跡易擴散還有霉爛、脆化等破損比較嚴重的檔案,都用干托法,技術要求高一些。有的檔案都粉碎性‘骨折’了,有些粘成一塊‘磚’的冊頁用鍋蒸、冰凍,修復后都能嘩啦啦地翻頁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市檔案館還成功掌握了雙面文字紙頁的修復技術。但記者也了解到,市檔案館檔案修復“手藝人”僅有一兩位,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局面。
作者:鄭東紅